买港保险 没有保底设置

  • 2016/6/7 5:59:19

  香港保险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,保险公司一旦破产,投保人很可能“血本无归”

  购险应注意哪些事项

  购买香港保险时,投保人须亲赴现场填单缴付保费,同时提供入境记录,有的还需录制视频作为本人投保佐证,否则保单无效。“根据相关规定,投保人购买香港保险,应由本人在香港当地签署保单和办理手续,在内地签署的属于‘地下保单’,可能会遭到保险公司拒赔。”

  投保人到香港保险公司缴交首年保费,可以直接用内地任何银行的银联卡或信用卡进行首期保费扣款。每年续期保费缴付,各保险公司则有自己的缴付方式。

  发生保险理赔时,消费者不用亲自到香港申请。“发生理赔时,只需要联系代理人,将有关理赔证明资料快递给代理人,如果事情不复杂,3天至4天就可以拿到理赔款,一般是用支票的方式支付给客户。”

  韩国的化妆品、澳大利亚的奶粉、日本的家电……近年来,内地人的购物范围越来越广。不过,今年内地赴港购买保险的情况有变,面对越来越庞大的赴港投保队伍,先是央行出台“限购令”,之后中国保监会又发文揭示风险。那么,香港大额保险还能不能买?赴港买保险的风险到底是怎样的?

  调查 重疾险和投连险受欢迎

  一位刚刚在香港购买保险、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中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他除了为自己购买重疾险外,还买了一份储蓄分红险,作为孩子的教育金储备。“综合人民币贬值预期,还是去香港买美元保险比较好。”

 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,从保障范围来看,以重大疾病保险为例,内地重疾险目前最多保障约40种重大疾病,而且不包括原位癌等特殊重疾。以重疾险为例,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50种以上或最多120种重大疾病。另外,还提供原位癌、艾滋病等十几种特殊重疾的保障。

  从保费和保额方面来看,内地保险产品组合相对简单,保费相对更高。在香港,同样的保障额度,保费要大大低于内地产品,仅为内地保费的60%至70%。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上,内地保险的组合和灵活性都比不上香港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重疾险是不少内地居民赴港购买的主要险种。这主要是因为香港重疾险的保障范围比内地同类保险要广,且保费要低,理赔形式更灵活。另外,回报收益高的香港投连险也吸引了部分内地消费者。

  理赔 程序和内地不完全相同

  业内人士称,香港保险行业历史悠久,制度及服务更完善。目前,香港合法保险公司总数近160家,它们提供种类繁多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,部分产品在保障范围和费率上的确较内地产品有优势。

  在购买保险产品特别是“保障型产品”时,可以分别在比较青睐的几家保险公司找到保险代理人,让他们了解需求并给出推荐。之后进行横向对比,择优购买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香港买了保险后,其理赔程序和内地不完全相同。保单持有人必须于受保人被诊断患上严重疾病日期起的180天内向保险公司提供一切所需材料,否则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考虑索偿申请。理赔金额以支票方式或保单持有人/受益人制定的香港银行直接转账支付。

  监管 赴港买保险热潮或降温

  2015年,内地访客在香港投保的新造保单保费累计316亿港元,占香港保险业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4.2%。对此,专家提醒,赴港买保险的注意事项和风险也应引起重视。

  比如,在香港买保险以美元或者港币结算,对于一些长达数十年的保单来说,汇率风险值得注意。比如,10年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8.07,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6.55,也就是说保额为10万美元的一份保单,现在缩水约15万元。

  继4月底发布香港保单风险提示后,保监会近日再次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》,指出非法销售境外产品既扰乱市场竞争,又干扰国家外汇管理秩序,甚至导致非法向境外转移和藏匿财产。对此,保监会不仅划定了非法销售香港保单的“红线”,还动真格严打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监管部门整顿一定程度上会让赴港买保险热潮降温。

  有哪些风险需要关注

  ●汇率风险。香港保单一般是以港币或者美元计价,投保人需要留意汇率变动可能给保单带来的损失风险。

  ●理赔和后续服务。例如购买香港的重疾险产品或住院医疗险,要在内地指定医院住院治疗才可报销。因此,在购买保险时,要考虑指定医院的资源是否符合自身需求。

  ●细节条款要仔细阅读。

 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条款规定非常细致,甚至连血管堵塞多少才能理赔都非常明确。

  ●香港保险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,没有“保底”设置。保险公司一旦破产,投保人很可能“血本无归”。

 

最新资讯 更多>

31781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

马上
提交

扫一扫微信留言

31781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